close

  北京昨天舉行“七七事變”77周年大型紀念活動,一些日本媒體立刻說,中國將“反日活動”提升到新高度。一些日本人經常亂用“反日”這個詞描述中國,這種說法包含了他們對日本力量的高估,顯示了他們對時局的看法跟不上亞洲及世界的變化。
  77周年同“7·7”事變有數字上的特殊重合,它非逢五逢十的整數,卻有著不尋常的紀念意義。今年舉行大型紀念活動在中國文化里順理成章,日本一些人的詫異至少有一部分是裝出來的。
 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,中國人現在普遍不喜歡日本,但如果說中國社會很“反日”,就過了。
  中國大概會有“反日”的小眾,但如今中國作為大型現代社會和國家,已建立充分的戰略理性,不會“反”任何國家,或與任何國家彼此咀嚼仇恨。小國有時會這樣,因為它的命運與某一外部力量深度糾葛,甚至被其左右。但中國的發展與安全都有著極其廣闊的互動圈,它幾乎就是整個世界,日本只是其中不大不小的一部分,中國犯不上“恨”日本。
  中日曆史之爭是正義與非正義之爭,在這個問題上,中國人也不認為安倍政府代表了整個日本,我們經常批評的是“日本右翼”。亞洲國家往往近鄰難處,這很遺憾,但中國很願意同所有周邊國家交朋友,至少保持正常關係,這當中包括日本。
  中國社會至今認為日本是現代化的成功範例,值得中國學習。至於日本同中國關係急劇惡化,這是需要我們處理的一個麻煩,但它不是中國崛起的全局性挑戰。中國人很清楚,日本沒有扼殺中國崛起的力量,它更像是在不斷向我們“挑釁”。對這樣的國家我們有些“煩”,需要做些佈置防著它,但沒必要構建一個實力和感情的綜合體,“逢日必反”。
  中國無疑在嚮日本施加一些壓力,促其政策變化。這種變化一旦發生,中日關係的改善在中國這邊不會有任何障礙。
  倒是日本像是越來越“反華”。日本官方對華政策中飽含怨氣,它不像是中日之間具體衝突引起的,而是根植於日本對華深刻的戰略危機感。日本不接受中國因高速發展而實現了綜合實力對日本的超越,它總盼著中國遭遇重大挫折甚至“崩潰”,它還加強日美軍事同盟以對付中國。日本的國家戰略高度聚焦於中國,跟中國鬥它顯得很來勁。說安倍政府“反華”,還是挺靠譜的。
  今天的中國社會在技術、生活水準以及在現代化的綜合水平上仍深感不如日本,但在國家戰略層面,在綜合國力的對比上,尤其是展望未來時,我們的問題是要避免“藐視”日本,不要把這個鄰居真的當成一個“小國”。“反日”根本沒有機會擠進國家的對日政策選項。
  總之,日本別太高估了它在中國國家對外謀篇佈局中的位置,中日友好最好,不友好對中國來說也是可以承受的。我們知道緩和對日關係有利於中國的全球大戰略,但中日緊張對中國的損害,並沒有日本人自己以為的那麼嚴重。
  中國對日本的戰略平常心逐漸形成,它成為中國對日政策的新支柱。日本“反華”動作太多,中國難免要有應對和反制,但中國不會以“反日”的集體衝動進行回應。當“七七事變”過去77年後,中日力量對比出現了歷史性變化,中國不僅強大了,對日心態也日益成熟。日本如今是中國崛起路上一個可控的風險,我們不得不與它糾纏,但在心理上我們差不多已經跨越了它。▲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w98zwpkk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